新學期起,中大來了一位嬌小玲瓏的迷你教師,她是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新聘教授陳攸華老師,身高僅有一百廿公分高。喜歡閱讀人物傳記的她,人生故事就彷彿一本勵志小說,充滿了鼓舞人心的能量。大一週會上,她鼓勵大學新鮮人,遭遇挫折並非壞事,人生如有五十項挫折要面對,寧願早點發生,可以多累積經驗。

看看我有多幸運!

       她堅忍不移的性格,潛藏在嬌小的外表之下。五個月大時,母親發現她的身體軟趴趴,無法坐起,後來診斷是「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為先天基因所造成。但令人詫異的是,她的兄弟姐妹皆很高,特別是哥哥和弟弟,身高分別是185和178公分,沒想到她卻出奇地「迷你」。醫學統計上,出現機率僅有四萬分之一,陳攸華樂觀地說,「看看我有多幸運!」

    父母並沒有因為她的缺陷而特別寵愛,反而希望她凡事能堅強、獨立。五歲時,她因為數字「9」和英文「P」搞不清楚,被糾正到半夜。上了小學後,也常遭受同學欺負、嘲笑,但母親鼓勵她,將反擊的力量省下來,多充實自己,「學習如何成為有毅力之人」,成為她人生的第一堂課。

    因先天的限制,陳攸華遭遇過許多挫折。輔大圖書館系畢業後,有意朝公職之路邁進的她,因高考限制「高度畸形者,不得報考」,讓她吃足了閉門羹。不過,她認為,有時被拒絕並非壞事,因為上帝反而為你開了一扇窗,讓她有機會出國深造。喜歡閱讀的她,經常從書本中找到力量。她最喜歡居禮夫人的一段話,「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會出現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對任何困難屈服。」

世界充滿愛

       陳攸華後來隻身前往美國馬里蘭大學深造,因人生地不熟,語言不但是鴨子聽雷,生活上更有許多不便。為了將舌頭練軟一點,她只好臉皮厚一點。但最令她感動的是,她因個頭小,常常按不到電梯,沒想到,馬里蘭大學卻因為她而改變電梯的高度,讓她強烈感受到「世界仍是充滿著愛」。

     她與馬里蘭大學的指導老師Prof. Gary Marchionini一開始並不是很熟,但畢業後老師仍一直幫助她。廿五年後,她參與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後突如其來收到這位老師的來信,信中寫道,台上那個自信滿滿的Sherry Y. Chen讓他印象深刻,非常以她為榮。

     她回台工作一段時日後,為挑戰自我,36歲下定決心再出國攻讀博士,三年後,順利取得了英國雪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博士學位。指導教授Prof. Nigel Ford正是她的學術啟蒙恩師。他認為,寫作是研究的第一步,規定每週撰寫2500字報告,正因如此嚴格的訓練,讓她的研究之路得以有系統而紮實,如今已有超過九十篇論文發表。

珍貴的同窗情誼

    陳攸華從英國回到台灣,除了受到陳德懷教授的真情感召之外,還有一段同窗情緣,學習所陳斐卿教授正是她的初中同窗。

    她說,初入國中時,因成績不佳,被編入後段班,與前段班的陳斐卿原本是兩條平行線。國三那年,她開始奮發圖強,因緣際會與陳斐卿同班。物換星移,兩人各奔東西,如今卻能在中大聚首,一起在學術園地耕耘,彼此顯得惺惺相惜。陳斐卿不但扮演忠實聽眾,會後還上台獻花,輕吻了陳攸華臉旁,珍貴的同窗情誼,成了週會上另一動人的插曲。

文/陳如枝

(引自:http://www.ncu.edu.tw/news/?cat=1&id=1098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貓頭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