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情說愛讀繪本>

樂在助人
——《毛頭小鷹》的職涯觀


毛頭是隻有主見的小鷹,表示他可以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也是為人父母最終的成績單呢!


黃迺毓(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毛頭小鷹是隻可愛又幸福的貓頭鷹,有疼愛他的爸媽。如同一般正常的父母,他們對小鷹有些期望,爸爸希望他成為醫生,媽媽希望他成為律師。小鷹愛表演,他演出醫生和律師,讓父母開心。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長大後當了消防隊員。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談的是一對癡心的貓頭鷹夫妻,他們很愛孩子,也細心觀察孩子的性向。一開始,讀者看到的卻是毛頭小鷹一副悲慘的樣子,口中說「我 沒有爸爸」,第二頁他繼續說「我沒有媽媽」,你還以為這小貓頭鷹是孤兒,但是接著下一頁,貓頭鷹爸爸就說「你當然有爸爸」,貓頭鷹媽媽又說「你也有媽 媽」,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小貓頭鷹在演戲,他演的是《孤星淚》裡的主角奧力佛(Oliver)。這本書原文書名是 Owliver,Owl是貓頭鷹,Owliver取Oliver的諧音。可見作者的幽默和用心,譯成「毛頭小鷹」,是取其「小貓頭鷹」的諧音,顯出書名的 趣味點,十分貼切。
      愛演戲的小孩整天都在扮演,媽媽索性讓他去上戲劇課,還提供道具給毛頭練習,充分滿足他的表演慾,而在毛頭演技日益熟練時,父母還是忍不住將自己的夢想加諸在毛頭的戲裡,毛頭也不負眾望的同時演兩位從來不碰面的醫生和律師,皆大歡喜。


順性而為是生涯發展的上策
      在古代,孩子到了周歲,父母要讓他「抓周」,就是放一些道具在孩子面前,看他抓哪一件,就預測他將來長大會從事哪一項行業。如果孩子抓的是算盤,表示他會 從商,從小就可以培養他對做生意的本事。如果孩子抓的是筆,表示他將來會是讀書人,要好好栽培他唸書。雖然作法不科學,但是這也算是生涯發展的觀念。
      父業子承的時代過去了,為了孩子未來過好日子,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的職業是受人敬重的,收入高,生活水平可以提高。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醫生、律 師,如果性向不適合,即使當成了,多半也是很痛苦的。因此,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性向,盲目地引導孩子從事不適合他的工作,反而會妨礙他正當的發展,造成 終身的遺憾。


助人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當最後一頁出現毛頭居然提著水桶,飛往遠處救火,你心裡的反應如何呢?你想:糟了,毛頭怎麼當了消防隊員?差太遠了吧?救火工作辛苦又危險,他好歹就去演戲吧,說不定成了知名藝人,也可以風光一陣子。
      作者讓毛頭當消防隊員,看似突然,其實是以如此對比顯示出真正好的工作是助人的工作。不論從事何種行業,出發點應該是利他的,才會有真正的滿足。當一個人 學會付出,懂得付出時,才會真正享受工作的樂趣和價值,對他而言就是好工作。但是如果出發點是單單利己的,即使找到人人稱羨的工作,他也不見得會享受,當 然也做不好。因此,父母要先有正確的職涯發展的價值觀,教導孩子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而不是鼓勵他「好好唸書,找個輕鬆好混的工作」,這會害了 孩子。


以孩子的選擇為榮
      當今有許多「專家」頻頻教訓家長,社會競爭如毒蛇猛獸,要讓孩子及早朝特定的就業目標衝刺,才會成為人上人。其實生涯探索是一段漫長的過程,現今人類壽命 延長,就業的時間點也可能往後延,不必急著讓孩子鎖定某種職業。孩子只要對自己有信心(confidence),對上帝有信心(faith),一定會走出 自己獨特的路。毛頭愛演戲,長大後不一定當導演或演員,演戲可以是他一生的嗜好。只要他能持續地看到別人的需要,產生一份「捨我其誰」的勇氣和責任感,上 帝就會讓他逐步看到他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當毛頭的爸媽發現自己的預期與孩子的發展有落差時,心裡作何感想?我相信他們還是會以孩子的選擇為榮,畢竟,毛頭是隻有主見的小鷹,表示他可以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也是為人父母最終的成績單呢。(圖片取材自《毛頭小鷹》)


《毛頭小鷹》,羅勃‧卡魯斯/文,荷西‧阿魯哥&亞莉安‧杜威/圖;柯倩華/譯,上堤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貓頭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