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再忙也要陪你一起成長

導讀者:多多

時間:10月27日晚上7點半到9點半

地點:線西關懷中心(彰化縣線西鄉中正路277號)

參考書籍: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一位母親的十年教養扎記
        
         看見59分的機會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


-----------

    永遠竭盡全力達成自己設定的學業目標,得獎無數
熱心服務,友愛同學,博得師長同儕一致喜愛
課業再忙,也會把份內的家事做完…………

 

作者有兩個十分優秀的女兒,但她並沒有在文中強調自己用了什麼樣的教育技巧,只是藉由女兒一次又一次的求學歷程和事件娓娓分享為人母者的擔憂、欣喜與快樂,即使是最值得驕傲的成就讀來也毫無炫耀意味,只會折服於她做為一位母親的智慧,作者蔡穎卿本身就是中文系畢業,文筆十分優雅流暢而且文意真摯懇切,閱讀的時候彷彿傍著月光下一條緩緩流洩的小河流,平靜怡人卻又直達心扉。

 

  身兼數職而永遠以家為重的蔡穎卿最喜歡這句印度諺語:「孩子小的時候,幫他們札根;孩子長大了,給他們翅膀」,二十年來,她也始終奉行不渝,教出一對人人想擁有的女兒。

  洪蘭教授序文中說:「這是一本我所看到最好的親子教養書,看完心中非常感動,真是希望天下父母都能像這位媽媽這樣開明、善解人意,天下老師都能像書中老師那樣鼓勵孩子上進,天下孩子都能像作者的兩個女兒(樂旂、書旂)一樣聰慧努力,自動自發。……

    父母先要有正確的觀念,知道分數只是評量的一種,卻不是惟一的一種;成績單只是一張紙,重要的是孩子學進去了多少。父母的觀念會影響老師的態度,老師又會影響孩子的動機,若都是正向的,自然就會得出書中主人翁的成果了。

       
這本書文字流暢,淺顯易讀,但道理很深。希望這本書能夠給台灣的父母老師ㄧ個反省的機會。學習可以是快樂、有實質的,但是我們第一,必須改變分數是惟一標準的觀念;第二,必須放手給孩子一個發展的空間。一個被信任的孩子會自重自愛的,一個會自重自愛的孩子才會主動去學習,在社會上才會成功。

  讀書只是成長的一部分,為未來做準備,而「未來」還需要很多的能力,那是課本不能給,必須從生活中去體驗的。所以這位母親在煮菜時,把孩子叫到廚房來看,學習過日子。我的母親也是從小叫我們姐妹做家事,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拿菜刀和剪刀,到現在打毛衣、鉤鉤針、做飯菜都不必求人,更讓我們知道「薄技隨身勝過良田萬頃」,讀書和做家事是不相牴觸的,只要你知道如何利用時間。這位母親的觀念是她孩子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洪蘭)

  本書取自蔡穎卿十年教養札紀的精華。凡是希望教出優秀孩子的父母,看完這本書,一定會得到一些啟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貓頭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