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者:貓頭鷹老師
時間:6月8日晚上7點半到9點半
地點:線西關懷中心
導讀書籍
從女工到Google台港業務總經理
創新的種子
我出生在香港,一歲來台灣,從小家境優渥,爸爸創業有成,不僅做玩具外銷,還在當時最繁華的博愛路上開了一家專門針對兒童的百貨公司,叫「孔雀行」,除了賣玩具還有高檔兒童服飾,很多我的朋友小時候還去過呢!
父親為人豪爽四海,做過第一屆台灣玩具同業公會理事長,小時候記得看過他和李國鼎的合照,覺得頗驕傲──自己的父親是大人物。而且我在學校也很拉風,因為常常帶一些同學從沒見過的玩具到學校,大家羨慕得都流口水。還記得有一個七巧桶,每一層顏色都不一樣,一層一層打開後,最裡面是隻可愛的小兔子。還有一個是保齡球瓶形狀的桶子,裡面裝了五顏六色的彩色筆,也都是保齡球瓶形狀。除了拿來畫圖,還可把彩色筆當球瓶,一根根直立排好成倒三角形,再拿空桶子來當發射器,一按空桶肚子,蓋子就飛出去當保齡球,還可以打成「全倒」(strike)呢!非常好玩!
爸爸是一個很有創意、也很敢嘗試新東西的人,套具現代的詞,就是很有創業家精神(very entrepreneurial,我想我後來從事媒體及科技產業,喜歡push the envelop, explore new frontiers, 可能也跟我身上留著他的血有關吧!)。所以他敢設計開發最新
的玩具模具,媽媽說他那時投資在開模具的錢可能就相當於現在的上千萬。但好景不常,在一九七○年代歷經兩次嚴重的石 油危機後(Sounds familiar? Who said history never repeats itself? It always does!),由於石油是塑膠的主要原料,造成產品成本暴漲,但外銷出口的訂單都是幾季以前就接的,當時的報價後來都不敷成本,那時金融避險這種商品(hedging)可能還沒被發明,導致出貨愈多賠愈多,不出貨的話,已開的模具固定成本資金已經投入,無法回收,最後終於因週轉不靈而宣告破產。
那時台灣可沒什麼「Chapter 11」(指美國的破產法,可以提供破產者類似停損點的保護),就像一個悲情連續劇,劇情急轉直下 ──爸爸從創業英雄變成狗熊,還身陷囹圄,負債累累,沒過幾年就抑鬱而終。我還記得在他葬禮上,我們小孩站在他旁邊,我盯著他的遺體一直看,無法相信我心目中的巨人(他180公分高,在他那年代足足可以當籃球國手)、安全的靠山,居然就這樣倒下了!聽長輩說化妝師技巧不錯,本來蠻悲慘的死狀,被修飾得栩栩如生,臉上好像還有血色。我看得一愣一愣,感覺非常超現實(surreal)──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自從家道中落後,景況大不如前,也真親眼見識到門前冷落車馬稀,俗話說錦上添花者眾,雪中送炭者少。不過繁華落盡見真純,我好像一夕間也長大懂事了,人說失去父親就是失「怙」─失去依靠的意思,我們家三個都未成年的兄妹有刻骨銘心的體會。父親去世後那年拍了一張全家照,每個人的哀戚及憂愁全寫在臉上。
但其實首當其衝的是媽媽。她要應付上門來的債主,還要每天張羅給三個小孩吃飯,事隔多年回想,都覺得媽像是個魔術師,不知是如何變出錢來的!媽真可說是身兼數職,日理萬機──又幫人帶小孩,又響應政府倡導的「家庭即工廠」,接手工藝回來做,像塑膠花、聖誕燈飾等,還去幫餐廳洗碗,洗到手都爛了,還做過清潔工掃廁所!我直到今日還是保持跟清潔人員打招呼、寒喧的習慣,因為看到他們就想到我媽,也因此養成了用廁所非常自愛的習慣,我一定盡我所能把馬桶及地上用衛生紙擦乾淨。
媽媽也很厲害,光掃廁所也認識了不少工廠裡上班的小姐,媽天生慈眉善目,很容易贏得人的信任,手藝又好,常常帶去的便當色香味俱全,被大家搶來嚐,吃後讚不絕口。結果幾個小姐就央求我媽幫他們帶便當,我媽本來不肯,怕忙不過來。
但幾番盛情邀約後又不忍心拒絕,只好扛下來,別人可能把這當作一個拓展事業的好機會,我媽簡直就像多收了幾個乾女兒,她心腸好,做事又認真負責,雖然人家說就咱們家晚飯剩菜包去就很好吃了,媽可是一點也不馬虎,前天晚上該醃的醃、該洗的洗,第二天早上四點起來煮新鮮飯菜給人包便當。媽又會變換菜色,光是蛋就可以做出三色蛋、番茄炒蛋、銀魚炒蛋、絞肉蒸蛋等各種不同的菜色。媽也常不惜工本作一些費工菜──像冰糖蹄膀,滷汁收得恰到好處,冰糖把蹄膀的油都憋出來了,香而不膩,皮Q,裡面的膠質及肉入口即化。紅燒獅子頭裡面加了荸薺,口感是軟中有脆、脆中帶軟。糖醋黃魚豆腐也是真功夫,魚皮不破不說,那魚和豆腐在我媽七字真言口訣下是「千滾豆腐萬滾魚」,入味都到骨髓裡了!
我有一個同學,有幾次到我家教我一些功課,到了吃飯時間,我媽是絕對會留客吃飯的,他因此嚐了幾次我媽的手藝。直到多年以後我們重逢,他立刻問我媽好不好,我還納悶他什麼時候跟我媽這麼熱絡?他立刻坦承是非常懷念我媽的手藝。所以我常覺得我其實是很幸福的,雖然家裡有這些變故,但媽媽盡心盡力把我們拉拔大,我們吃新鮮的她吃剩菜,我們過年買新衣她穿舊衣,苦其實是她在吃,我們仍被呵護得很好。
但也許是她唯一女兒的關係,我和她特別親,也因此我看到她多少次淚水滿面,卻又擦乾,硬撐著已日漸羸弱的身子,從早上四點忙到晚上兩點還要去河邊洗衣服。我很黏媽,有時就吵著要跟去,通常此時夜也深、人也昏,彷彿和媽一同踏入一個夢境,雖然悲苦,但天階夜色涼如水,隨著晚風吹來,媽有韻律地敲打著衣服,河水也彷彿加入合唱,譜出「河畔洗衣小夜曲」,哀怨中也帶些大自然無言的撫慰。
看到媽每天都像把自己榨乾這樣過日子,非常心疼,可是年紀小也不知還能幫什麼忙。媽總說我只要把書唸好,她就心滿意足了!她還常唱《讀書郎》這首歌來勉勵我:「小嘛小兒郎,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風雨打,只怕老師罵我懶呀,沒有學問,無臉見爹娘!」這首歌要用媽帶鄉音的鼻音唱才好聽。
我那時腦海中,就清楚的浮現我要追求的目標:就是考上我聽過最好的學校──分別是北一女及台大外文系,我就寫了兩張字條貼在案頭,日日提醒自己,不敢或忘。有時,唸書唸累時,打自己嘴巴,捏自己大腿,不一而足,就差沒頭懸樑、錐刺股。
在努力唸書的同時,我小學五年級就當家教,幫家裡還雜貨店的賒帳(很感謝那個雜貨店老闆,願意用這種方式讓我們還債減輕負擔),我可以做塑膠花比所有人都快。我考上北一女的暑假,為了籌措學費還去當「童工」,做生產線的裝配女工;那正是灰色也晦澀的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我每天抱著《少年維特的煩惱》、《野鴿子的黃昏》、卡夫卡的《蛻變》去上班,一有休息時間就看,但一上工時我的效率也是第一,因為在家做手工已訓練有素。搞得我旁邊的大姐姐們不太高興,說我這樣把她們每天的目標都拉高了。然後休息時,我也插不進她們的聊天,因為她們主要聊衣服和男人,我在那環境極端格格不入。還記得我負責焊錫的工作,是把電視裡的一些原件焊起來,那銲槍燒化錫時會有一股很強的味道──not very pleasant!加上不斷反覆機械化的動作,都覺得自己快變成機器人了!暑假過完對自己發下毒誓──絕對要好好用功唸書,再也不要去做女工。
後來,果然如願以償,全部以第一志願考上我設定的目標,研究所也是申請到Stanford Business School,它扶植了矽谷,讓新技術很容易可以實現,吸引了喜歡嘗試新領域的我。
還記得在研究所暑假找工讀機會時,在跟P&G(寶僑家品)面談時,主考官問了我一個問題,我當場克制不住,淚流滿面。不是他考得太難我不會答被嚇哭了,而是他問了一個很簡單卻很深的問題──You ’ve been doing well. What’s your motiva-tion? What drove you to work so hard? 我當時愣了一下,因為之前都在準備講自己的豐功偉業,沒想到會一問就被問到心坎裡。
Yes, I have come a long way. Why did I work so hard? 腦海浮現出母親慈祥的臉,就忍不住鼻酸,她辛苦一輩子,我何時才能讓她過過好日子呢?主考官不知是被我嚇到了,還是被我的真情流露感動,我被錄取了。
意外的磨難
媽到底怎麼出車禍的,至今仍是個謎。
在二○○三年四月五日早上,媽一如往常,很早出門(老人家睡不好,都四、五點就起來了),她的好習慣就是會早上洗個澡,把自己弄得乾乾淨淨才出門。那天是周六,媽媽出門時還不到八點,她走到泰順街、和平東路一段口的便利商店,買了她喜歡喝的牛奶當早餐……我怎麼知道?又不是她肚子裡的蛔蟲;因為我找到她在現場被撞倒後留在地上的黑包包,裡面有一張發票,很清楚她在7-Eleven幾點幾分,買了什麼,所以看得出車禍前發生什麼事。
然後她就沿著和平東路一段走回我們家巷口:248巷,走到公車站牌那兒;令人納悶的是,她在等公車,為何又要穿越馬路呢?
車禍發生後,警察趕到現場時,肇事者並未逃逸,乖乖的做了筆錄,他供稱在和平東路上由西向東行駛,「突然」看見一名老婦人穿越馬路,因煞車不及就撞上了!等我從美國趕回來時,現場早就清理乾淨,只好到處問;問警察局、在車禍肇事鑑定委員會看到了一些檔案照片,在第二車道(由人行道往馬路中間數,先是第一車道,然後第二,以此類推),地面的確有一道長長的刮痕,警察說是機車試圖煞車不及的軌跡。而媽隨身帶的一些物品,也散落在附近;有她的黑包包、未喝完的牛奶及雨傘,我問我媽當天穿的衣服呢?哥哥說急救時搶時間,剪破後就丟了。
我有點失望,本來想發揮CSI或319槍擊案李昌鈺辦案精神查個水落石出的,但幾經奔波,仍無法找到進一步線索,剛從美國回來和肇事者見面時,他還提供了一個目擊者的電話;我打過去是一個操台語腔中年女子的聲音,她說她早上在和平東路一段248巷巷口的公車站牌等公車,看到我媽穿越馬路被摩托車撞,看到撞得蠻慘的,所以她立刻叫住肇事者,叫他不要走,一邊立刻撥電話報警,警察一來,她就走了,因為她說不想多事、不想做筆錄。肇事者則說,警察先到現場勘察後救護車才到,這之間還有個蘋果日報記者來,問了些問題也拍了照,就走了,但未留下任何聯絡資訊。
我打電話給該報社,也問不出什麼所以然,後來想請那個目擊者出面幫忙做證,也聯絡不到人了;我也聽說現場附近可能會有為了安全設置的錄影機,所以也聯絡到該管區的派出所及里長,結果他們告知我那個角落並未架設。我跑到現場附近沿著和平東路拜訪了商家,大家都說沒看到,因為周六早上八點多,大部分商店尚未開門,加上又是清明節,很多店那天根本休息,好不容易邊走邊問,找到附近一個大樓管理員,他說他知道那天發生車禍,他正在一樓警衛室,突然聽到轟然巨響,就跑出來看,但因為距離較遠(這大樓較近新生南路),只看到一片混亂,他不能擅離職守,也就不知詳情了!
我只好做了幾張海報,貼在車禍現場的公車站牌上及人行道旁邊的圍牆上,懇請若有目擊者,請儘速與我聯絡,但一樣石沈大海。
至今我仍納悶,這件事到底怎麼發生的,跟二哥聊過(那時二哥與媽同住),媽每周有時去公保拿藥,有時去做推拿。如果是去公保拿藥,應該是到馬路對面坐車沒錯,但那天是清明節、又是周六,公保大樓有開嗎?而且就算是去那兒,媽買牛奶當早餐的便利商店正對面,就是有紅綠燈的斑馬線,直接過就好,幹嘛要折回我們家巷口,在我們家巷口前的公車站牌處穿越馬路?而且我勘察過現場,要在那裡穿越馬路還很不方便,因為中間分隔島是架高的,還有路樹,以媽的年邁膝蓋,走樓梯都不方便,幹嘛放著一個順路的平面斑馬線不過,折回來穿越馬路,還要吃力的爬上爬下安全島?而且如前所述,公保在清明節那天又是周六,很可能並沒有開,二哥也告訴我,媽習慣性是周六早上去做推拿,看了地址,那應該是做順向的公車才對啊?也就是說,媽媽根本不用過馬路,直接在248巷巷口搭車就行了!這才合理解釋了媽為何買了牛奶又折回我們家巷口。那為何肇事痕跡都在第二車道附近?
媽車禍後氣切,已經不能講話,我也只能無語問蒼天。我目前唯一能想到的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我媽左等公車不來、右等公車不來(周六早上離峰時間,可能會很久才來一班),可能前方靠路邊又有車停著擋住視線,看不到公車來否,所以媽就走下人行道,望眼欲穿的她正望著,結果望來了一場飛來橫禍……
尋找成就動機的DNA
自從二○○六年九月底加入Google後,就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早也做、晚也做,連睡覺做夢都在做sales pitch,簡直已到走火入魔的境界。
也不知怎麼回事,從小到大做事都是「拼命三娘」,不管做什麼,總是想把事情做好。從小學一年級就當班長、學藝股長、班代表,一路上來。演講比賽、朗誦比賽、書法比賽,更是得獎無數,每次得獎或考第一名,媽就會笑瞇瞇的說:「成秀好棒!」我就上了癮了!就不斷的強化這種循環。長大後,回想才發現,媽的方法口惠而實不至(lip service),簡直太 cheap(便宜)了,卻如此有效,而且沒想到「完全符合」後來風行的EQ理論!
但我也因此得了「成就強迫行為症」,不曉得有沒有心理學家研究過這種病例。典型的症狀就是:一做起事來,就朝思暮想,不可終日,連刷牙都會想;而且說也奇怪,我刷牙時,思路特別清晰,所以不知不覺刷得又用力又久。有一次有個牙醫說,應該找我幫他洗車,因為刷牙刷得這麼乾淨,琺琅質都快磨光了!非常慘烈。
因為極強的成就動機(詳見〈創新的種子〉,64頁,有解釋這成就動機為何),要做的事情太多,就變成急性子,做事特別講求效率。
我有個很有名的實例,有不少朋友知道,就是我在Microsoft當Windows 95的產品經理時,每天做不完的事,有時連電話留言就有100通,一點也不誇張,因為Windows 95這麼劃時代、具策略意義的產品,台灣微軟也只有我這麼一個產品經理,所以不管是代理商、經銷商、廣告公司、公關公司、出版社、記者、ISV(軟體開發商)、IHV(硬體開發商)、power user(玩家)、講師,所有人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找我。因為身為PM(產品經理),我就是整個Windows 95的專案經理,我也是該產品最終成敗的負責人,這是我非常感謝我的老長官前台灣微軟總裁范成炬的地方。他對產品經理的角色定位與期許十分清楚,記得他那時常跟我們說,你們PM就是產品的小總經理。所以不管出了什麼狀況,不要跟我抱怨是研發的問題,是技術支援部的問題,還是行銷溝通的問題,我都唯你是問,所以你最好搞清楚狀況,然後直接與該部門協調解決。
這對我是很好的訓練,養成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這樣紮實的蹲了多年馬步,也導致我時常要蹲馬桶蹲很久。
因為生活步調實在太緊湊,所以我那時電話答錄就改成「請用email或傳真與我聯繫,我會優先處理」,不然每次光邊聽留言、邊記,就得花上快一個小時,所以常覺得電話答錄早該被淘汰,它是linear processing(線性處理),其內容沒辦法被很快掃描,也無法快速前進或倒退,而且電話號碼不小心數字沒聽清楚,就要從頭重聽,非常浪費時間。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將電話答錄,透過語音辨識系統用簡訊送到手機,這樣即便人在會議中,也可立刻判斷是否為急事。像台灣大哥大有個「電話祕書」的服務,雖然不是用語音辨識的技術,而是用人工接聽,但立意甚佳,是忙碌人士的好幫手。但不知是技術的瓶頸還是什麼別的障礙,語音辨識直到今天還沒有商業化!
另一個我做事講求效率的具體實例──我去上個廁所,要同時做六件事:
一、去拿水;
二、把改過廣告文案傳真給廣告公司;
三、跟客服討論服務流程;
四、剛校好的新聞稿給公關;
五、去倉庫拿一個免費試用版;
六、到櫃台請快遞送試用版給記者。
我還會在心裡很快規畫最佳(短)路線,所以時常憋尿, 導致隱疾!
有時,也不太懂為何自己這麼勞碌命,人道是「君子動口不動手」,我卻必須一直很「小人」。
都怪我媽,從小就讓我對「成秀好棒!」上了癮。
勝間和代 我的人生沒有偶然
一個曾經深陷低潮的失意婦女,
如今是日本人眼中的超級商管女王……。
勝間和代,
一個2007年在日本出版業竄起的暢銷女作家。
兩年來,她的書籍作品已累積超過20本,總銷量更是突破210萬冊。
現在的她,不僅持續一手創辦的公益活動,關心兒童、兩性議題,
更努力透過寫作,與大眾分享她的經驗;甚至跨足小說界、主持廣播節目、電視節目。
她在日本確確實實地造成一股無可比擬的「勝間」風潮,
許多人都覺得她是個老天特別眷顧的「幸運兒」。
然而,她真的是從小到大就是這樣一帆風順嗎?
每個人都有過低潮的時候,
當你困於其中時,你是會悲觀地自怨自艾,還是積極地想辦法突破呢?
勝間和代要告訴你,她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樣好運。
她一樣有過只會依賴人、逃避事物的「草莓族」時代。
只因為想要有時間與孩子多相處、想要做自己真正做的事……,
她開始試著去自我調整、學習旁人的經驗。
最後,歸納出掌握偶然力的「勝間式4 大轉運實踐術」──
◆擴大 120%積極思考,化偶然力為實力
◆聚焦 勇敢捨棄,只做最重要的1%
◆衍生 交流互動,讓個人資產加乘
◆和諧 成就他人,吸引助力靠近你
這不是一本要你學理財、多讀書、自我成長的書籍。
而是勝間和代首度披露個人經驗的自我啟發書。
如果你也常處於茫然狀態、
不知道如何把自己整理得更好,
覺得自己總在重複的事物裡打轉的話,
不妨試著看看勝間和代的方法──
學習偶然力!
把握每一次的小機緣,把生命中的偶然變成理所當然!
本書特色
1.日本新世代商管女王的第一本自我啟發書!詳細敘述勝間和代從二○幾歲進入職場,到現在四○歲面對工作、家庭的成長歷程。
2.勝間和代首度公開她個人的「4 大轉運實踐術」,與讀者分享她如何掌握偶然力、走出人生瓶頸,成為日本新世代的商管女王。
完整收錄勝間和代開拓機運的「勝間語」字典,一窺她之所以成功的祕密。
作者簡介
勝間和代
出生於東京。經濟評論家(兼會計師),慶應義塾大學商學系畢業、早稻田大學金融MBA,目前於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系博士後期課程在學中。19歲即通過會計師認證兩次考試(創下當時最年輕的紀錄),21歲生下長女 ,目前育有3個女兒。
在學期間即從事監察法人的工作,為人母後,由於工作上的不便而轉至外商企業。之後任職安達信(會計師)、麥肯錫顧問公司(策略顧問)、摩根大通集團(證券分析師),而後自行創業,擔任經濟評論家。
◆2005年獲選華爾街日報「全球最值得矚目的50位女性」(50 Women to Watch)。
◆2006年獲得AVON女性大獎,創下最年輕的得獎紀錄。
◆2008年獲頒日本第一屆Best mother獎(經濟類別)。
譯者簡介
王慧娥
淡江大學日文系學士、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專職翻譯工作者。譯有《省時工作力》《多想1分鐘 只做好決定》《我是職場人緣王》(三采文化);《創業前必看的一本書》《創業笨蛋》、《瑞士品牌攻勢》(小知堂文化);《達人法則》(智富出版);《供應鏈管理》(向上出版)等多本譯作。
「精神力」與「勝間式四大轉運實踐術」
該如何思考、決定、行動,才能使我們無論身處於何種境遇,都能化不幸為幸運、化機運為實力呢?我將此能力定義為「精神力」。本書的目的是為了使各位讀者學會高度再現性的精神力,簡單來說,這是本「精神力訓練指南」。
如何將腦中的思考順利地付諸行動?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當種種「厄運」降臨時要以何種習慣面對?我希望讀者能透過本書學得更具體的方法理論。
一旦提高精神力後,無論面對何種狀態,你都能在絕處中逢生,換句話說就是獲得「偶然力(Serendipity)」。
我希望能藉由本書,使各位讀者了解以下五點。這些都是在以往的自我成長書籍中,難以獲得的部分。
1著重在如何採取具體行動的「技術論」上,而非「心理準備」方面的精神理論。
2在內容設計上,可以由前到後全部讀完,也可以反覆閱讀需要的部分,就像吃自助餐一樣,只取自己所需。
3以模擬體驗的方式,使讀者感同身受前人的智慧,產生「原來如此」的真切心情。
4本書不是看完就算了,而是要在閱讀後「恍然大悟」,自然而然地下定決心「明天就開始改變我的行為」。
5從今天開始採取行動,即使只有一項也無妨;從今天開始留下好成果,即使只有一個也無所謂。
至於該如何學得「偶然力」呢?
在這裡,我先再次定義「精神力」的意義。
所謂的精神力,指的是以下「整合四大實踐法的能力」。
整合這些方法後,你的精神力將會增強,進而在偶然中發現幸運,也就是產生偶然力。
1一二○%活用大腦框架法—不單是顯意識,還要將潛意識活用至極大化的技術。
2當機立斷法—從龐雜的資訊中選出必要的事項,並且當機立斷的技術。
3個人資產增強法—結合經驗、技術等個人資產,將之發揮至極致的技術。
4勝間式人際關係兵法—與周遭人士合作、互敬、和諧,使自我實力倍增的技術。
這四大實踐法的源頭,正是來自我的座右銘「我的人生沒有偶然」。
換個方式說,就是以下的思考技術。
「否定已發生的事實或是幻想事情的演變都於事無補。不如在已發生的事情中學得經驗,思考該採取何種行動,才能徹底活用眼前這一刻」。
為什麼我一再提到「技術」這兩個字呢?這是因為只要透過習慣與訓練,任何人都可能學會將運氣轉為實力。
換言之,每個人都有走運與不走運的時候,但是讓運氣轉好卻是種技術。只要學會這四個方法,人人都可以成為幸運的人。運氣越好的人,越容易累積實力,並且帶來新的好運勢,形成正面循環,我是從前人的言行、經驗中思索得到這些道理。
此外,看書的目的是為了要模擬體驗前人的經驗。在這種目的之下,看書應該要能帶給讀者以下的附加價值。
1了解未知的事
2深入理解已知的事
3已經歷或模糊知悉的事,能簡潔通順地用「語言」「技巧」來彙整
期待本書的內容,能為各位讀者帶來上述三項價值中的任一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