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5 | 記者何毓芬連線報導

洪敦明(右)以標本圖說導覽與學生介紹小強的一生。(圖/彰化愛鄰協會提供)

為了讓閱讀更貼近生活,今年彰化愛鄰協會與國立科學博物館共同策劃,結合行動故事車改造成為「行動科博館」,於十一月起在彰化偏鄉30所國小進行下鄉巡迴的服務。讓許多無法到科博館參觀的孩子們,可以透過行動科博館的體驗和閱讀,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活體箱和繪本影片
彰化愛鄰社會福利協會副執行長洪敦明表示,這次行動科博館展出主角是蟑螂,車內特別提供觀察蟑螂的活體箱,標本圖說導覽與生態教學影片之外,更配有500多本科普圖書繪本。許多學童面對展出的蟑螂,又害怕又好奇地進行觀察,更進一步觀看去相關圖書與影片,想要更瞭解它。此外,在志工老師的協助下,以共讀或討論的方式,引導孩子去觀察、體驗、對話並且進一步學習反思。同時,也啟發他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引發學童閱讀興趣
洪敦明提到,七年多以來,協會以打造行動故事車的方式,走遍各地區偏鄉學校,引發許多學童對閱讀的樂趣。行動故事車常利用多元化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閱讀,例如透過說故事、繪本童書導讀,主題書展配搭與作家對話的講座,或是推出行動科博館,讓偏鄉的孩子從閱讀中,找到學習的成就感。
 
他指出,每年有近百間國小或幼稚園的學生,體驗過行動故事車的魅力。許多鄉下的孩子回應說,「行動故事車好像變形金剛一樣,每一次來都有不同的驚喜!」此外,有些學校老師也反應,自從接處行動故事車之後,班上喜歡閱讀的孩子變多了,在學習的態度上也改變許多,他們開始喜歡看書並享受閱讀的樂趣。
 
洪敦明提到,目前行動故事車上的書籍,大多以課外閱讀的書籍為主,未來希望能將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的學習作連結,並以課外閱讀去引發孩子對課內閱讀的興趣,以提升學童在學科與應用上的果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貓頭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